Blog | 精选文章

2021ㆍ写给你们的一封信

2021ㆍ写给你们的一封信

*写于2021年初

3 comments

2021ㆍ写给你们的一封信

*写于2021年初

3 comments
2020ㆍ自序

2020ㆍ自序

一旦一夕,是为一日,事事如此,一始一终

9 comments

2020ㆍ自序

一旦一夕,是为一日,事事如此,一始一终

9 comments
大炼钢铁与达利的画 -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大炼钢铁与达利的画 -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对大多数人,彼时是一生中体力的巅峰,也是一生中的情力巅峰,所谓情力,是对于支配体力的意愿。   [自来也] 编辑 | 旦夕書店 作者自述幸福什么的,本来就不是男人该追求的,所以情书什么的...请等会儿再给我!多多指教   < 一 >   荒诞文学的土壤,常常是一块与世界文明进程脱格的荒诞世界,进而在这一块贫瘠荒芜之上的任何一点绿色,都是困于此地的灵魂所哄抢的对象。 人们如此急切地想发现土地上所有绿色的原因无非有两种,一是人们仇恨绿色,二是人们渴求绿色。这种极端的爱恨交织在一起,只会造成一个不争的事实,便是绿色会越来越少的长出,归结原因,这里的人还不习惯绿色,否则习惯会带来平静,平静会带来客观,客观会带来思考,思考最后启发真理,用真理两个字代替绿色,鲜有真理出没的地方正是荒诞的栖息之所。 看王小波的书同时会有两种荒诞,一种是认为他所描述的大环境荒诞,另一种则是认为他文中的王二荒诞,就好像尚听过毕加索大名的人,第一次看到毕加索的画,怀疑画家神经错乱,再在揭晓画家真名后,转而怀疑是不是自己脑力不足,无法理解画家真谛,第一次是怀疑作者,第二次则转而怀疑自己。       < 二 > 历史的本质是人性的切磋,由性格鲜明、行为迥异的角色组成,角色与角色相互交叉的部分,被后世演绎为历史,好似一台大戏,不能只有旁白,还要有入了戏的角儿们,才能终得一场好戏,赢下满堂喝彩。 王小波先生,像是一位被哄骗上台的名角儿,戏才到一半儿,自觉词不达意,愧对了观众,便索性弃了台本,讲起了掏心窝子的话来。 话虽然很杂,但道理只有一个,就是人必须明理,此处的理又并非一定为严格的真理,只要有通情达理的理便足够啦,而这个理则更近似成情理。 因为只求讲理,是死板的,也正是许多人无法捕捉到王小波先生文字灵魂所在的原因,正是他所侧重的是情理,既要合情也要合理,他言语间闪露的人性之光,引诱人们去刺破一个个不合情理的事物,在那样一个,所有人尚在黑暗房间内摸索的时代,所有瞥见这缕光芒的人,都清楚了希望所在的方向,王小波的文字,很有使人心领神会的感觉。     < 三...

1 comment

大炼钢铁与达利的画 -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对大多数人,彼时是一生中体力的巅峰,也是一生中的情力巅峰,所谓情力,是对于支配体力的意愿。   [自来也] 编辑 | 旦夕書店 作者自述幸福什么的,本来就不是男人该追求的,所以情书什么的...请等会儿再给我!多多指教   < 一 >   荒诞文学的土壤,常常是一块与世界文明进程脱格的荒诞世界,进而在这一块贫瘠荒芜之上的任何一点绿色,都是困于此地的灵魂所哄抢的对象。 人们如此急切地想发现土地上所有绿色的原因无非有两种,一是人们仇恨绿色,二是人们渴求绿色。这种极端的爱恨交织在一起,只会造成一个不争的事实,便是绿色会越来越少的长出,归结原因,这里的人还不习惯绿色,否则习惯会带来平静,平静会带来客观,客观会带来思考,思考最后启发真理,用真理两个字代替绿色,鲜有真理出没的地方正是荒诞的栖息之所。 看王小波的书同时会有两种荒诞,一种是认为他所描述的大环境荒诞,另一种则是认为他文中的王二荒诞,就好像尚听过毕加索大名的人,第一次看到毕加索的画,怀疑画家神经错乱,再在揭晓画家真名后,转而怀疑是不是自己脑力不足,无法理解画家真谛,第一次是怀疑作者,第二次则转而怀疑自己。       < 二 > 历史的本质是人性的切磋,由性格鲜明、行为迥异的角色组成,角色与角色相互交叉的部分,被后世演绎为历史,好似一台大戏,不能只有旁白,还要有入了戏的角儿们,才能终得一场好戏,赢下满堂喝彩。 王小波先生,像是一位被哄骗上台的名角儿,戏才到一半儿,自觉词不达意,愧对了观众,便索性弃了台本,讲起了掏心窝子的话来。 话虽然很杂,但道理只有一个,就是人必须明理,此处的理又并非一定为严格的真理,只要有通情达理的理便足够啦,而这个理则更近似成情理。 因为只求讲理,是死板的,也正是许多人无法捕捉到王小波先生文字灵魂所在的原因,正是他所侧重的是情理,既要合情也要合理,他言语间闪露的人性之光,引诱人们去刺破一个个不合情理的事物,在那样一个,所有人尚在黑暗房间内摸索的时代,所有瞥见这缕光芒的人,都清楚了希望所在的方向,王小波的文字,很有使人心领神会的感觉。     < 三...

1 comment
阿城老师-最后的狂士

阿城老师-最后的狂士

  (一) “阿城在写作上是我的老师” 阿城老师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就是在这么一句话里。记不清是窦文涛的圆桌或是锵锵,或是陈丹青的哪个采访。 “横空出世,震动中国台,港……惊涛拍岸,阿城打到的高度至今还高悬在那里…”《三王》前的一段评价,略显肉麻,倒也无从挑错。看阿城的书就是有这样一种巨浪直呼而下的震撼之感。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之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棋王》   前一秒半裸的骑手还在水中和蒙古姑娘磕碜打诨,下一秒他就突然把画面拉远,写野马一跃过河,写湖天草原的交融 (《遍地风流-洗澡》)。这种原始的“势”无处不在,贯穿其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 以其最负盛名的《棋王树王孩子王》来说,《棋王》的势为之最,尤其是在小说最后,王一生以一敌百,一夫当关之势,看的时候只觉浑身冒汗,坐立难安;《树王》里烧山这一场,让人觉得热浪如山崩海啸般扑面。但由于节奏的问题,势次之;《孩子王》写的最为成熟,其本人也在序中的评价“略微流于油滑”,因此势最弱。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一经发布便瞬间引爆全国,翻译版看疯一群意大利人的《棋王》,阿城只写了3天。       (二) 阿城原名锺阿城,1949年4月5日出生于北京,原籍重庆江津。年轻时候经历了文革,辍学,插队,学画。内蒙古插队时起,到草原写生。 《遍地风流》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个阶段写的。因此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极强的属于年轻人的自由和野性。其本人用一个“狂”字概述年轻,我觉得是及其精辟的。“自然气盛,元气足。元气足,不免就狂。” 在这一时期的写作中,大量出现对于峡谷,绝壁,草原,骑士,雪山的描写。 阿城用及其老练的手法写一切他所看所听所感。这种自由狂放的写作内容,加上其本人细腻的表现手法,给人在阅读上的体验是一种非常立体的体验感。写马队过峡谷,只觉耳边呼啸生风;写壮士吃肉,能感受到喉结响动,阵阵热气辐射般的从背后袭来。 雪山是应该见到了,见到了,那事才可以开始。还没有见到,终于集了脑中的画面,一页一页的翻,又无非是白的雪,蓝的天,生不出其他新鲜,还不如眼前的火有趣,于是看火。火中开始有白灰,转着飘上去,又做之字形荡下来。咔嚓一声,燃透的枝塌下来,再慢慢的移动。有风,火便小吼,暗一暗,再亮一亮,又暗一暗。柴又一塌,醒悟了,缓缓压上几枝,有青烟钻出来,却又叭的一声,不知哪里在爆。 《雪山》-《遍地风流》 其通过文字对画面感的把控,在这段时期的作品中展现的淋漓尽致。阿城老师可以算的上是近代作家中最会讲故事的人了。   之后,阿城又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这期间不少故事被收录到了《彼时正年轻》和《杂色》部分。由于空间上的变化,不同于前一时期的万里长空,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其开始关注于每一个个体的心理感受与变化。 他写知青听农村的女人丢了东西后如何到房顶上对着天空破口大骂(《天骂》);也写走夜路的时候摇动的树影,触到脸上的枝条,掉进脖子里的虫子,如何让人恐惧到叫不上来。(《夜路》) 除了一贯给人带来的身临其境之感,对于人物的刻画,这一阶段的阿城老师更多的是去追求极致的真实。 他从来不吝啬于告知人们“不在意的“另一面。最后听天骂的女知青留在了太行山的村里等待自己的第一次天骂,而敢走夜路的吴秉毅则护着女友的发胀变咸的尸体度过余生。...

3 comments

阿城老师-最后的狂士

  (一) “阿城在写作上是我的老师” 阿城老师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就是在这么一句话里。记不清是窦文涛的圆桌或是锵锵,或是陈丹青的哪个采访。 “横空出世,震动中国台,港……惊涛拍岸,阿城打到的高度至今还高悬在那里…”《三王》前的一段评价,略显肉麻,倒也无从挑错。看阿城的书就是有这样一种巨浪直呼而下的震撼之感。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之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 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棋王》   前一秒半裸的骑手还在水中和蒙古姑娘磕碜打诨,下一秒他就突然把画面拉远,写野马一跃过河,写湖天草原的交融 (《遍地风流-洗澡》)。这种原始的“势”无处不在,贯穿其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 以其最负盛名的《棋王树王孩子王》来说,《棋王》的势为之最,尤其是在小说最后,王一生以一敌百,一夫当关之势,看的时候只觉浑身冒汗,坐立难安;《树王》里烧山这一场,让人觉得热浪如山崩海啸般扑面。但由于节奏的问题,势次之;《孩子王》写的最为成熟,其本人也在序中的评价“略微流于油滑”,因此势最弱。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一经发布便瞬间引爆全国,翻译版看疯一群意大利人的《棋王》,阿城只写了3天。       (二) 阿城原名锺阿城,1949年4月5日出生于北京,原籍重庆江津。年轻时候经历了文革,辍学,插队,学画。内蒙古插队时起,到草原写生。 《遍地风流》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个阶段写的。因此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极强的属于年轻人的自由和野性。其本人用一个“狂”字概述年轻,我觉得是及其精辟的。“自然气盛,元气足。元气足,不免就狂。” 在这一时期的写作中,大量出现对于峡谷,绝壁,草原,骑士,雪山的描写。 阿城用及其老练的手法写一切他所看所听所感。这种自由狂放的写作内容,加上其本人细腻的表现手法,给人在阅读上的体验是一种非常立体的体验感。写马队过峡谷,只觉耳边呼啸生风;写壮士吃肉,能感受到喉结响动,阵阵热气辐射般的从背后袭来。 雪山是应该见到了,见到了,那事才可以开始。还没有见到,终于集了脑中的画面,一页一页的翻,又无非是白的雪,蓝的天,生不出其他新鲜,还不如眼前的火有趣,于是看火。火中开始有白灰,转着飘上去,又做之字形荡下来。咔嚓一声,燃透的枝塌下来,再慢慢的移动。有风,火便小吼,暗一暗,再亮一亮,又暗一暗。柴又一塌,醒悟了,缓缓压上几枝,有青烟钻出来,却又叭的一声,不知哪里在爆。 《雪山》-《遍地风流》 其通过文字对画面感的把控,在这段时期的作品中展现的淋漓尽致。阿城老师可以算的上是近代作家中最会讲故事的人了。   之后,阿城又去云南建设兵团农场落户,这期间不少故事被收录到了《彼时正年轻》和《杂色》部分。由于空间上的变化,不同于前一时期的万里长空,这一时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其开始关注于每一个个体的心理感受与变化。 他写知青听农村的女人丢了东西后如何到房顶上对着天空破口大骂(《天骂》);也写走夜路的时候摇动的树影,触到脸上的枝条,掉进脖子里的虫子,如何让人恐惧到叫不上来。(《夜路》) 除了一贯给人带来的身临其境之感,对于人物的刻画,这一阶段的阿城老师更多的是去追求极致的真实。 他从来不吝啬于告知人们“不在意的“另一面。最后听天骂的女知青留在了太行山的村里等待自己的第一次天骂,而敢走夜路的吴秉毅则护着女友的发胀变咸的尸体度过余生。...

3 comments